高考历史知识点《两次鸦片战争》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7-07-17 15:26: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打开市场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倾销鸦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南京条约》中的五口,基本都具备丰富资源优势和便利交通优势,便于英国在中国打开广阔的市场,疯狂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商品倾销,因此A项符合题意,B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鸦片战争之后是鸦片走私更加猖獗但并不合法,更不是英国五口通商的主要目的,D错误,答案选A项
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鸦片战争
点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西方殖民者所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许多重大影响,除了割地赔款直接的政治经济侵略之外还有“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司法主权的破坏等,高考经常关注“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相关内容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有人说,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南京条约》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
B.《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
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讲的地点是上海;依据所学《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随即在其附件中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故A项说法错误,D项《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故与上海无关。C项与题中的“源头”要求不符,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原因是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下列哪一条约规定的赔款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朝对外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行省为
A.广东
B.福建
C.江苏
D.浙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要注意当时的台湾隶属福建省,这样福建共有4个通商口岸,在四个选项涉及的省份中最多。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