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四)

时间:2017-07-17 15:23: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教皇子午线(图所示)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将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实线)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虚线)。对该子午线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线以西的殖民地主要划归西班牙
②该线以东的殖民地主要划归葡萄牙
③该线西移说明了教皇权威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
④该线是环球航线开辟后对西葡势力范围的划分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2、判断题  自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城市人口日益增加,这既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0—1851年英国城市规模发展简表

年代
5~10万人
10万人以上
1760年
1个
0个
1851年
10个
7个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的人口统计
年份
1751~
1780
1781~
1790
1801~
1810
1811~
1820
1821~
1830
1851年城乡
人口比例
人口数
75000
78000
138000
214000
267000
52:48
?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2分)
材料二?中国近代城市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下产生的,又是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中展开的。虽然城市化浪潮由沿海通商口岸向着周边区域扩散,但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份城市在近代化进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沿海和沿江城市迅速扩张,而广大农村与内陆地区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外,这种工业化格局使得中国城市化进程缺乏后劲,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
一一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化趋向述评》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兴起的原因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1分)并据材料概括制约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经济因素。(2分)
材料三?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电报局、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3)依据材料三概括城市化进程对近代上海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四?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爱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4)依据捌料四分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2分)对当今中国的城市发展有何启示?(1分)



3、判断题  阅读材料: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交通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请回答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这些诗句中你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采用了哪些动力 ?(2分)
(2)看下图,结合材料回答

材料: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2分)
(3)读图,回答问题
?
上图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 ?(2分)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5分)
(4)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分别有什么影响?(4分)



4、判断题  下列各项,与英法两国争夺海外殖民地有关的是
A.“无敌舰队”之战
B.七年战争
C.纳西比战役
D.瓦尔密战役



5、判断题  19世纪下半叶,西欧的工人享有普遍的繁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1850—191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实际工资几乎增加了1倍。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和完善
B.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矛盾得到解决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海外投资带来巨额利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