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5:18:14
1、判断题 日本没有把率领舰队粗暴踢开国门的佩里当做侵略者,反而把他塑造成英雄,民间每年都自发地举行开国纪念活动。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日本塑造的佩里纪念碑
[? ]
A.日本人没有民族的意识
B.日本缺乏远见卓识
C.日本认为开国非常重要
D.日本崇拜对外侵略的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3年7月28日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法令》和《地税改革条例》,宣布在全国实施地税改革。《地税改革条例》的内容要点有四。(1)地税的标准:课税的基准不是石高(即收获量),而是土地的价格(地价);(2)地税的税率:税率与丰收、歉收无关,以地价的3%为定率;(3)地税的形态:不是纳物(纳米),而是纳钱;(4)征税的对象:纳税者不是土地耕作者,而是土地所有者。?一摘编自《日本通史》
材料二?据统计,在1873年到1881年的九年里,共发生了305次农民暴动。其中在1873年最为集中,而且以同年在福冈县发生的农民暴动规模最大,有30多万人参加占暴动的农民冲击政府部门和邮电局,捣毁富豪的住宅以及高利贷者的钱庄,要求免除三年地税和停止建立学校,反对投机商人,反对征兵制。面对如火如荼的农民暴动,明治政府不得不在1877年1月将地税下降到地价的2. 5%,并规定村税不得超过地税的五分之一。?一摘编自《日本简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地税改革有何积极意义?(6分)
(2)结合材料说明导致材料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日本通过地税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了日本近代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保证了国家固定的财政收入。(6分)
(2)地税改革给地主加大剥削和兼并土地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从中受益的不是广大农民,而是新兴寄生地主阶级;再加上当时投机商人的肆意盘剥,使得农民们的负担有增无减,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减税起义。(6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给出了日本地税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知,无论是纳税的标准还是税率、纳税对象,都是以土地为标准,这就确立了近代土地所有制及税制的转变。(2)联系材料一中的措施,地主可合法的兼并土地,实际受益的是地主,这加重了农民负担,所以会出现材料二所述农民暴动。
点评:此题以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地税改革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对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消极影响,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尤其注意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联系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读下列1875-1913年日本煤矿开采量和1872-1914年日本铁路铺设示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殖产兴业”政策推动了煤矿开采和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B.煤矿和铁路等企业被无偿地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C.图示时期的日本近代企业大部分被政府控制
D.图示时期的日本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之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题干时间“1875——1913”“1872—1914”可知这一时期处于明治维新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殖产兴业”政策推动了煤矿开采和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故A项正确;煤产量增加,铁路里程的增加说明日本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与B、C两项无关,故排除B、C两项;英国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题干不能看出日本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之路,故D项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本《新撰外国地理》课本的章节目录包括:“中国本部、满洲、波斯、印度、暹罗、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英属加拿大及黑暗大陆总论”等。下面对此书的认识哪一个最准确
[? ]
A.这是十八世纪初期英国人对世界地理的看法
B.这是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人对世界地理的描述
C.这是二十世纪初期日本人对世界地理的分类
D.这是中国在二次大战后对新国家出现的叙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对日本可持续发展最为有利的是
[? ]
A.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
B.承认土地私有
C.确立天皇制政治体制
D.大力发展教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