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7-17 15:05: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述政策的共同之处是
A.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B.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对外开放国内市场
D.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外开放国内市场不符合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因此ABC均错。三者改革国情不一样,政策也不一样,但是三者都是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核心是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可以支配自己的剩余产品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中国的特色。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俄国人喜欢用不同的地名来反映政治情势的改变,下列是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名,请依时序选出正确的排列。?
[? ]
A.圣彼得堡—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圣彼得堡
B.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圣彼得堡
C.彼得格勒—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彼得格勒
D.彼得格勒—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彼得格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写道:“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此言针对的是(?)
A.斯大林模式经济方面的弊端
B.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弊端
D.戈尔巴乔夫的失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这是毛泽东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提出的。本题也可从时间上考虑,当时毛泽东是1956年评论,B、C和D都在这个时间以后,从逻辑上说是不可能的 。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  
B.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  ?
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30年代初,苏联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有5个,到1939年增加到34个,1941年增加到37个。部门的不断增多反映出苏联
A.经济管理体制高度集权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公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
D.国民经济总量显著增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中央主管经济的部门数量不断增多,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不断强化,故选A;B、C、D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