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欧洲的宗教改革》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7-17 14:57: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29年至1536年,英王亨利八世召集的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宗教改革的法案,被称为“宗教改革议会”。



——摘编自蔡骐《英国宗教改革研究》、刘新成《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宗教改革议会”在政治、经济上是如何推动宗教改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归纳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宗教改革对英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上:废除了教廷在英国的权力,确立了英王对国教的统治地位。经济上:截断了教廷对英国的经济盘剥;解散修道院,没收教产。
(2)特点:依靠王权推动;利用议会立法手段;采取渐进方法。影响:确立了王权至上(强化君主权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议会的地位和作用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
B.卡尔文教派
C.英国国教
D.英国清教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英国亨利八世改革,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但是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因此选C。
点评:英国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特点①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②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关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所处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B.王权高于教权
C.在社会生活方面其影响无处不在
D.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的权威的拜占庭对手。1073年,随着格列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格列高利在教皇与皇帝争夺主教任命权——任命日耳曼主教的权力——的斗争中,赢得了胜利,从而削弱了皇帝的权力和帝国的行政管理。在两个多世纪里,教皇一直被普遍地认为是天主教世界的首脑;对此,13世纪中叶相继即位的法国、英国君主们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他们是非常虔诚的。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结束于1296年即法国腓力四世在向教士在税的问题上战胜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时。 ?
材料二?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及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能战胜教皇权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教皇利用宗教的权威帮助封建君主打败世俗封建主,又在封建君主的支持下确立教皇在教会中的权威;教皇通过整顿教会,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由于中世纪时,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使得教皇最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影响:教皇控制各国主教的任命权,严重削弱了封建王权;教士利用特权不向封建国家缴税,影响了封建国家的发展。
(2)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 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灵魂得就取决于表面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