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商业的发展》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17 14:54: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14
132
82
527
43
537
山东
42
104
64
1126
74
1583
陕西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45
459
51
545
43
976
福建
19
131
15
205
39
511
广东
——
——
72
1270
71
1959
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题干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农村集市数目增长很快,这一现象说明在这一时期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ABC三项在表中无从体现,应该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和宋代处于“现代的拂晓时辰”的观点的合理性。(10分)
材料二?在我们要讲的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2分)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3分)
材料三?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3)根据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概括古代书院学习内容。(2分)根据《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城市经济职能增强(都市商业繁盛);商业活动彻底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或瓦肆的出现);商人的地位开始有所变化;三大发明成熟并外传,这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先声;社会文化与生活日益世俗化(或平民化、大众化);对外贸易繁荣且范围广阔(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任答五点即得10分)
(2)原因:宋初统浩者弱化相权,学术中衰,缺乏人才。(2分)趋势:地方权力逐渐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渐加强,选官制度走向公正、客观。(3分)
(3)学习内容—儒家道德规范。(2分,写到儒家学说、宋明理学等也可给分)变化: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2分)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2分)
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4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问题可以转换成有人认为宋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结合所学内容寻找相关史实证据进行论证即可,即城市经济职能增强(都市商业繁盛);商业活动彻底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或瓦肆的出现);商人的地位开始有所变化;三大发明成熟并外传,这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先声;社会文化与生活日益世俗化(或平民化、大众化);对外贸易繁荣且范围广阔(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从材料二文字“……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中可看出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树”的主要原因是:宋初统浩者弱化相权,学术中衰,缺乏人才;结合所学史实可知从秦汉到唐宋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地方权力逐渐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皇权逐渐加强,选官制度走向公正、客观。(3)从材料三中文字“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可概括出朱熹的主要观点:学习内容—儒家道德规范;从表格数据中可直接归纳出中国古代书院的变化表现是: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民办书院比例总体下降;到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在比例上超过了民办书院;结合所学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强化,思想控制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史记》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符合这种记载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      
B.“估客乐哉真复乐,大舶飞山走城郭。”
C.“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来行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为朋矣”,“缙绅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右图的商运场景反映了下列哪朝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
A.汉代的长安
B.明代的北京
C.北宋的东京
D.南宋的临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