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主要经济政策》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7-17 14:51: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故明人圻圻谓“贡舶与市舶一事也。凡外夷贡者皆设市舶司领之,许带他的,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矣”。其许市非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特以此为怀柔远人之政策。许市乃为对外之一种恩惠。……永乐元年十月,西洋琐里国遣使来贡,附戴胡椒与民互市,有司请征税,命勿征。 ?
材料二?《明史》卷三二二《外国传?日本传》云“而倭人贪利,贡物外所携私物增十倍,例当给直。札官言:……今若仍旧制,当给钱二十一万七千,银价如之。宜大减其直,给银三万四千七百有奇。从之。使臣不悦,请如旧制。”……此种朝贡贸易制度,在财政收入上,不惟无利,且属一种负累;因此入贡必限定期。……宋元时曾禁止人们私往海外贸易,然其目的在于防止漏舶,为其有碍于政府之权利也。明则根本禁止人民私往海外市易,其动因在于防止海寇,亦即始于洪武时。?
——《宋元明清经济》
材料三?16、17世纪,欧洲各国商业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参加了商业革命和贸易战争。所谓商业革命,就是指从16世?纪起,欧洲各国商业突然扩大,世界市场崛起的一种现象。……16、17世纪,英国拥有武装的商人,都参与了海盗掠夺活动,故英国被称为“海盗之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也参与了海盗罪恶活动。英国政府对人事海盗掠夺的商人竟给予荣誉,授予爵士头衔,封官加赏,受英王接见。……英国对进口同类商品征收高额进口税。……17世纪中叶,英国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发展航海业,颁布了《航海条例》。它规定进出口英国的商品,一律由英国船只运送,……西方国家为了垄断贸易,在国外和殖民地建立了特许商业公司,从事垄断贸易,不等价交换,贩卖奴隶,进行殖民掠夺等活动。
材料四?……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世纪中叶,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农民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也不断尖锐化,于是1642——1648年在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推行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6、17世纪的海外贸易与中国明朝的海外贸易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不同的外贸政策对两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隋唐在军事上沿用了前朝的府兵制,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其关键在于:
[? ]
A、均田制破坏
B、两税法实行
C、兵士逃亡的多
D、府兵的地位不断下降



4、判断题  宋代有“榜下捉婿”的习俗,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商大贾争相挑登第士子做女婿,其情景近乎是抢,这说明 (  )。

A.宋代商人地位的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科举制度庸俗化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为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徒,重徒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二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冲击于夏口”洋布、洋货“其质即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丝、茶出口日盛”。

——《中国近代史参考》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经济在近代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