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戊戌变法》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时间:2017-07-17 14:45: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戊戌变法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是由于变法诏令
A.告诫群臣舍旧图新
B.力行新政
C.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D.谕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E.裁减冗员
F.取消旗人特权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界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陈独秀所说的“解放”的含义。这种“解放”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中国人进行“学术觉悟”与“政治觉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独秀认为中国“学术觉悟”与“政治觉悟”失败的原因是未实行“伦理的觉悟”,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戊戌变法后,清廷命各省学政广为刊印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理由是该书“卫人心大有裨益”。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政府重用张之洞?
B.“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
C.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D.清廷反对君主立宪制



4、选择题  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A.把变法自强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
B.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C.主张人类社会的进化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D.借助达尔文进化论
E.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5、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 材料二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房德邻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分别归纳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材料一所强调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应该是指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你从上述观点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