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4:45:44
1、判断题 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原因是
[? ]
A.维新志士要推翻君主制
B.新政法令要推翻清政府统治
C.新政法令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D.新政反映了人民的反帝要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必然之路。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应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材料二?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 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四?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同治初年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学习西方的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国:购买和使用工业产品和军需品,日本:学习政治制度和教育。
(2)创新: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保留:保留了君主的权力和地位。
(3)论者: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辩者:制度变革不彻底。
(4)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具有强烈的爱国性?;?变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变法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据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记载:“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表明康有为
A.拥护清政府的统治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C.改革军机处
D.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三权分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康有为主张“皇上为元首……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可知其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制。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故AD项排除,而C项题干材料并无涉及,故正确选项为B项。
考点: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点评:百日维新的特点
从维新变法的内容、性质、目的、作用等多个角度来把握,具体表现如下:
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人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7.从推行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