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4:44:14
1、选择题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说明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和西欧开始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并有实力与美国进行经济抗衡,这也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答案选B,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的建立
点评: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现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尤其是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美元充当了国际货币,美国主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航向,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遭遇极大挑战,这一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得以明显展现。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评论马歇尔计划说:“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段话表明马歇尔计划
A.包含军事援助的内容
B.为遏制苏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揭开了“冷战”序幕
D.转变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揭开了“冷战”序幕,故排除C。B、 D两项与史实不符。马歇尔计划又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其目的是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控制西欧、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故正确选项为A。
考点:美国冷战政策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读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商场里用欧元购物最早可能发生在哪一年?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论文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C.世界经济多元化的趋势
D.欧洲、日本的重新崛起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出现的时代背景,当时日本、欧洲、第三世界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其与经济全球化存在概念上的差异。
考点: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战后国际格局与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雅尔塔体系逐步瓦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国际冲突都是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国际关系的表现,排除ABD项,C项正确。
考点: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并依据教材相关知识点解答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