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4:12:54
1、判断题 1967年合并形成欧洲共同体的三个组织不包括
[?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货币共同体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013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42周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员国
B.改变了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所以ABC说法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不结盟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713年,法国人圣·皮埃尔在《争取欧洲永远和平方案》中就提出了建立欧洲联盟的设想,主张所有欧洲国家缔结一个永久的盟约,制定并服从共同的法律,组建武装部队来保证盟约及法律的贯彻执行。……但欧洲统一的理想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才得以基本实现。
——《欧洲统一历程》
材料二 欧洲主观统一的轨迹,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的统一走向建立在和平和自觉基础上的真正统一;二是欧洲主观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欧洲统一观念从思想家向政治家延伸的过程。
材料三 正如欧洲学者所指出的:“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各国的民族特性就在这些壁垒范围内发展。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在这样的条件下,民族国家不再是欧洲人至高无上的参考系。”长期以来,战争一直是对民族国家局限的冲击的主要形式。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则使一体化这种新形式得以产生。克服民族国家的局限性和由这一局限性导致的对抗和冲突,就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深刻动力之一。
——《欧洲统一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建立欧洲联盟的设想最早是基于什么目的而提出来的?标志着欧洲联合迈出第一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提到的“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来完成欧洲的统一,在20世纪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认为造成欧洲一体化的深刻动力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认为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争取欧洲永远和平。历史事件:1952年欧洲煤钢联盟成立。
(2)希特勒对欧洲发动全面侵略战争(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企图征服整个欧洲乃至世界。
(3)深刻动力:欧洲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克服国家之间的对抗和冲突,避免战争的共识。此外还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社会制度相同;冷战时期受到来自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欧洲联合的思想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发展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