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4:05:22
1、判断题 (18分)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这句话。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年代 | 中国 | 英国 | 西班牙 |
1580 | 1:5.5 | 1:11.7 | 1:12.12 |
1635 | 1:10 | 1:13 | 1:13.13 |
1637 | 1:13 | 1:13.5 | 1:13.13—15.45 |
参考答案:(1)变化:反映了16世纪晚期,相对于黄金,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2分)
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价低的市场行情,将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②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③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3分)
(2)政治上:英国 17 世纪后期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此后,不断发展完善,政局较为稳定。 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经济实力日趋强大;殖民扩张,初步建立起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军事上:英国具有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尤其是海军力量。(3分,每一方面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3分)
条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国经济实力衰落,英镑黯淡退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4分,每点 2分,答出 2 点即可,其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赞同“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这种观点。
理由:一方面美国具有超强的科技、军事、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美国有较为完备的政治制度,国内较为稳定。
赞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种观点。
理由:一方面可以从金融危机以来,美元态势减弱的角度分析,美国经济较欧洲经济体缺乏增长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从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欧元的强势等。(表明观点,给1分;后面的理由2分,共3分,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1)本问是要求学生对读表试题的分析能力,根据图中的金银价格的比较可以得出其变化,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根据题目中涉及的时间即16世纪考虑西欧的新航路的开辟,和中国此时期的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涉及的知识点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出超贸易和白银称为社会流通的货币来分析即可。(2)本问根据时间在19世纪中期考虑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来解释其英镑地位的原因,(3)美元成为世界霸主的地位主要是结合在二战结束之后的国际形势来分析,并且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予以确定的。(4)本问是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持有任一观点,但是需要做到自圆其说,言之合理即可。本题属于综合性的试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概况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3分)由于中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不同,各自的广告发展史也具有不同的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宋代,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利用招牌、幌子、酒旗、灯笼等进行的促销活动各显其能,且随着大店铺的出现开始出现新的广告形式——门匾。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就可看到诸如“赵太丞家”、“杨家应症”和“王家罗匹帛铺”等招牌门匾。……历史资料证明,现存上海博物馆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印刷铜版,整个版面图文并茂,既有店铺标记,又宣传了商品的质量和售卖方法,信息量大。印制精良的广告纸用作包装,走进千家万户。这些都是相当珍贵的宋代广告印刷史料。
材料二?1902年世界上最早开办广播电台的美国商业电台开始播音。继美国之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广播电台。这些电台都设有商业节目,主要播放广告。3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美国也在1941年有了商业电视播出。此外,各种博览会也成为重要的广告形式。
材料三?以增长率来看,1976—1980年间,全球广告增长最快的为西欧,增幅为152%,其广告费用也由原来的占全球广告市场的21%上升为28%,其次为亚洲区,增幅为125%,市场比率也由10%上升至12%。但美国及加拿大在世界广告市场上的比重下跌,由1976年的68%降至1980年的52%。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广告简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宋代商人为促销产品采取了哪些方式?(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广告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3分)
(3)从材料三看,全球广告的发展情况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
(4)以上广告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1)招牌、幌子、酒旗、灯笼;招牌门匾;纸质印刷广告。(3分)
(2)变化:广播、电视、各种博览会。(3分)
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的不断涌现。(3分)
(3)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多极化趋势出现;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2分)
(4) 广告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科技发达水平和经济发达状况;广告业为工商企业的商品生产和销售提供信息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他可以看到长安城严格的坊市制度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市的发展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唐朝商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这是的商人可以看到长安城严格的坊市制度。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隋唐商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里有固定的市场? B市中有邸店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C.胡商遍布各大商业都会? D.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中等。隋唐商业发展较快,城市有坊与市之分,在大都市有胡商遍布,农村也出现了草市。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