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14:05:22
1、判断题 (24分)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业、手工业发达的地方,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II
材料二?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 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
(2)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宫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据材料二简单阐明他的论据。(2分)以外,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何特点?(6分)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地处手工业、商业发达的江南地区;生产的产品专业化程度高;城市人口与规模不断扩大;属于纯经济职能的工商业市镇;(任答三点得6分)
(2)论据:经商累积的财富用于买田置地或供下一代科举入仕,没有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2分)
因素:闭关锁国,海外市场狭小;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贫困,购买力不足;自然经济为主体。(8分)
(3)特点:近代工业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小农经济开始解体;(6分)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图片以及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江南地区商业、手工业发达的地方,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等信息来归结答案。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的信息来归结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模式对经济发展限制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对应材料三,依据材料三图片中信息来回答,图片中外商船厂、洋务企业以、民族企业以及小农经济解体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原因从外国侵略、西方文明冲击的角度归纳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
①勤俭致富?②乐善好施?③注重诚信?④守法经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发展的理解。由“……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得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商人勤俭致富和乐善好施。其它材料没有反映。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三位同学对开元通宝是何时期钱币有不同看法。甲同学以唐玄宗年号为开元,认为应属于唐玄宗时期;乙同学以《旧唐书》中记载:“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为由认为通行于唐朝;丙同学以《中国古钱目录》和钱币实物等进行考证,得出并非仅指唐朝钱币。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以当时皇帝年号分析,甲同学立论可靠
B.以唐代史籍记载为据,乙同学认识准确
C.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丙同学所论相对合理
D.三位同学的研究方法与看法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一题不是在考查开元通宝到底是什么时候的货币,而是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按照历史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历史研究应该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因为这属于一手史料,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其他二手史料,所以题目中C最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代以白银为缴纳赋税的主要形式,这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 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推动了农产品的商业化
C 使白银成为市场上的主要货币
D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征收赋税由实物到货币,大大推动了农产品的商业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 时间 | 标志 |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 ?秦代 | ?秦统一使用圆型方孔钱 |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 汉武帝时 |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 唐高祖时 |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 宋代 |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
年代 | 中国 | 英国 | 西班牙 |
1580 | 1:5.5 | 1:11.7 | 1:12.12 |
1635 | 1:lO | l:13 | l:13.13 |
1637 | l:13 | l:13.5 | 1:13.13—15.45 |
参考答案:(1)秦: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致,不利于商品流通和国家的统一;秦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分)?宋: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地区之间商品交流频繁,货币流通量大;四川地区交通阻隔,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6分)
(2)变化:16世纪晚期,相对于黄金,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4分)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价低的市场行情,将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②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③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6分)
(3)影响:欧元的诞生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民众对欧洲身份的认同感;但是欧元诞生被赋予更多的政治意义,跨主权货币的承诺被打破,为欧元区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5分)
本题解析:第(1)问从表格可以看出秦朝货币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分析原因主要从秦实现大一统角度回答,宋代出现纸币交子,主要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贸易往来需要方面来回答;第(2)问首先要分析材料得出中国金银比价 16 世纪晚期,相对于黄金,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 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的这种变化,分析原因要结合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中外贸易状况和中国商业发展情况来作答;第(3)问对于欧元的评价,注意结合材料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回答,既要看到它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带来的问题。
点评:货币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政治的演变,秦朝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成为了巩固统一、加强经济交流的重要任务。宋代的货币发展则是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出现了交子。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白银价格的降低和外国对中国的商品需求有关。国际市场打开,西方掠夺的大量的贵金属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使得中国的白银价格降低。20世纪初期,欧元诞生,是欧洲一体化的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