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商业的发展》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7-07-17 13:31: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夜市》记载:(南宋)临安(今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根据记载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南宋王朝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
B.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城市繁荣
C.南宋政府已经彻底放弃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南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主要叙述了南宋杭州的商业发达状况。书中记载的鼓、钟并非朝廷的管理手段,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而材料并不能反映,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的夜市的情况,夜市最早出现在宋朝。
点评:题的考查的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上表现为农业的商品化程度高,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在城市,打破了坊市的界限,不仅出现了夜市,也出现了一些迎合市民需求的娱乐场所。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北宋城市发展的状况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我国的?
[? ]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令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 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它有如一个蜂窝, 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可以看出,市镇在维系周边农村中的作用,起到纽带的作用。故选B。A项说的是与市场联系较少,材料并未体现这层意思;C项说的是地方自治,中国古代并未产生普遍的地方自治;D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市镇与周边农村的关系,并非商品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 ]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