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7-17 13:25: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一直坚守襄阳(今湖北)抵御外族进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是
[? ]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蒙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地以为牧场”,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 ?
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 ?
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 ?
D.落后的征服民族最终为中原地区较高文明所征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雁门以北诸州,弃之犹有关隘可守,若割燕蓟等州,则为失地险,自十六州既割,山阴皆为敌有,而河北尽平地,无险可拒守矣。
——《辽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十六州归辽后,五京列峙,二百馀年,城郭相望,田野益辟:“盐铁诸利日滋殖……擅桑麻枣栗之饶兼玉帛子女之富,重敛其人,以利北海。 ……(上、中、东)三京丁籍可纪者二十二万六千一百,……
——均自《辽史》
材料四 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粬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朱子语类》
问:
(1)观察图二,并据材料二,从地理和军事角度看,幽云十六州对宋和辽政权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幽云十六州还有什么重要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幽云十六州的汉人百年来“充南顾之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幽云十六州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游牧经济农耕经济的过渡带。据宁守,出可攻。对辽:大大增强辽的国力;对宋大大减弱其国力。是宋江和辽双方的焦点。
(2)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3)忘西顾之心的原因:①辽统治者对此人的民实行轻淫薄赋省刑之策;②此地经济继续发展;③辽统治者实行尊重保护此地汉民的先进文化;④宋辽澶渊之盟,宋放弃了收复此地的努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商周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B.秦始皇将统一的“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
C.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未能克服帝国文化交流中的障碍
D.东汉文学家许慎总结出汉字“六书”的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选项与下图历史人物无关的一项是

[? ]
A.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
B.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 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C.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D.他在位期间相权得到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