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7-07-17 13:13: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期,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图中哪一现象最能体现民族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你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要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汉人使用叉子吃肉。
(2)没有。各民族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发展,并融为一体。
(3)盖世英雄。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相同点:都顺应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不同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易俗,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改革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者应当具有坚忍不毅力,改革应当勇于与落后的旧势力斗争到底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北魏政府推行的均田制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能。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2)均田制的推行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3)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4)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魏碑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儒学教育兴起
B、孝文帝改革
C、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广建寺院,刻石立碑
D、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之所以能够发动一场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的改革运动,原因不包括
[? ]
A.北魏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
B.孝文帝对汉族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
C.冯太后支持并辅佐进行改革
D.北魏统治者内部大都支持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史料里说北魏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它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
A.洛阳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
C.迁都洛阳是正确的
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