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17 13:12: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丽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D.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和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材料中表达了美国总统对国际关系的看法,关键是“相互抗衡”、“ 习惯势力”等,说明美国依然有固定的抗衡思维,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 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
C.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
D.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与意义。(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挑战两极格局的国际力量有哪些?(4分)
(2)材料二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2分)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参考答案:(1)原因:美苏力量势均力敌。(2分)
意义:世界格局相对稳定。(2分)
挑战力量:欧共体的成立及发展、日本的迅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发展。(4分)
(2)标志:苏联解体。(2分)趋势: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B.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两级格局下,瑞典武装中立、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不与西方结盟、挪威、丹麦和冰岛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日本众议院通过法案,允许向海外派遣军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日本政府也积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对此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日本的行为违反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日本加紧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
D.日本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十分重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日本是一个有着特殊背景的发达国家。它的做法不可能“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也不是“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十分重视”,题干中列举的措施又没有“违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只能说它的目的是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