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列宁》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11 05:23: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这一客观规律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为了战胜国内外的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过高估计人民的思想觉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A.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说法错误,因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开的,时间不符;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变革了生产关系,是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法正确;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和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时间上来说均不符合。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三大改造
点评: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许多有其巨大的魄力,可以维持久远。”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三省六部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理清题干“可以维持久远”,说明该制度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结果在秦朝被郡县制取代,故此制度不符合这一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中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国第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是
A.计划
B.市场
C.政府
D.价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