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大众传媒的发展》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7-11 05:13: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西装②电话③无线广播④电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西装传入中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电话传入中国是在1882年,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由外国人办的,1923年初美国商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所以以上西方事物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作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下图所列,据此推测这个报告的主题是

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
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
C.影视艺术的发展
D.电视与互联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众传媒的作用。从图3的内容可知,反映的是大众传媒——电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如材料“最强大的竞选宣传媒体—电视”。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有关媒体报道,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列有关互联网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A.和报纸、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三媒介”
B.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D.有些同学沉迷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互联网就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C排除;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章等等),B排除;信息交换趋向于个性化发展(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容易使人上瘾,D排除。

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A.1839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情况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
D.1999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到1949年停刊。故A项说法错误。《渔光曲》是1934年上映的,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这一变化说明
[? ]
A.奥运会促进了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B.人们的生活随着电视的普及而逐渐丰富
C.电视促进了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
D.奥运会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