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5:12:35
1、判断题 宝钞是元、明、清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如“至元通行宝钞”“大明通行宝钞”“大清宝钞”。这类似于古代的(?)
A.柜坊
B.飞钱
C.交子
D.东市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2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4分)
(3)分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原因?(4分)
(4)比较材料三、四斯塔夫里阿诺斯和内藤湖南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3分)
3、判断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都在辽(南京)、金(中都)的基础上,发展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城市功能及辐射能力空前增大。它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畅达四方的水陆通道,不仅沟通南北两大经济区,而且,往北连结上都、和林等地,往东北经辽阳与松辽平原连成一片,并进而联结欧亚,“东至于海,西逾于昆仑,南极交广,北抵穷发,舟车所通,宝货毕来”。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中国的沿海地区非常适合于搞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性工业,因为这里具有丰富的优秀劳动力一一聪明、勤劳、素质相对较高但也很廉价。这些地区还具备相当多的科学技术资讯和较好的电讯设施,这些为集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于一体的活动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此外,日本、南韩和台湾的货币正在升值,而美元和人民币则在贬值,这就使中国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具吸引力。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情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0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的沿海地区非常适合于搞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性工业”的原因。(6分)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4、判断题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关注城市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有关城市化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鼓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供事,既无空虚之屋。”
——(宋)吴自牧《梦梁录》
(1)依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在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中有哪些新变化。(2分)
材料二?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2)上表中反映19世纪以来,英国人口发生了怎样的流向?(2分)请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分)
材料三
(3)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不断加快进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2分)
材料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又出现了一种逆城市化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郊区化或反城市化。其主要表现为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人口由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区及更远的乡村地区迁移、更多的人口集居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带。很多的工业企业也纷纷离开城市,向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转移,中等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城市生活更美好”建言献策?(2分)
5、判断题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无限制地滥发纸钞,导致通货膨胀,钞币贬值。到洪武末年,商贾做买卖皆以金银定价,不用纸钞。在民间白银货币化的推动之下,到万历年间,政府最终承认白银货币的合法地位,形成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
白银货币化推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白银货币化,将社会各阶层都卷入到市场之中。赋役的货币化,使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白银向官府交纳。匠户以银代役,使工匠获得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大批输往海外,产自日本和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和影响。(10分)
材料二?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时间 | 贸易政策 |
1786年 | 英法谈判达成“艾顿商约”,法国降低英国棉毛织品、五金商品的进口税率,英国降低法国葡萄酒的进口税率。 |
1813和1833年 | 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
1846年 | 议会废除《谷物法》(1815年通过的限制粮食进口的法律),谷物可以自由进口。 |
1849年 | 议会废除《航海条例》,沿海贸易开放。 |
1860年 | 《英法商约》签订,主要内容有三点:互减关税、最惠国条款、自由贸易原则。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