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7-11 05:10: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早期的扩张中西班牙殖民侵略的主要方向是:?
[?]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30年代考察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留下精彩评论:“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 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着人们。城市的这 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 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1)材料中的“奴隶”和“ 老爷”分别喻指什么?(4分)
(2)从材料看,托克维尔运用了哪些视角来观察英国工业革命的?(6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13分)


参考答案:(1)工人和工业资本家。(4分,写富人与穷人可得2分)
(2)从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社会分化以及环境问题等视角。(6分)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3分)
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答案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1—13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
视角,如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人类文明的面貌,但并非是直线上升,而是进步与倒退并存;工业革命是一次文明的转型,孕育着希望,也伴随着痛苦。
论述:观点清晰;论述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0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工业革命的作用与弊端;工业革命对社会和人性的双重影响;工业革命中的文明与野蛮。
论述:观点较清晰;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加速了环境的恶化。
叙述:观点不清晰;仅能列举史实。
答案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6至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殖民活动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美洲新兴独立国家涌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尼德兰、西班牙、法兰西、奥尔良、英格兰均是欧洲地名,在其上加“新”而出现在美洲,直接表现出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关系,体现了欧洲殖民者的对外掠夺。故选B。
点评: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新”表明殖民者掠夺的新的殖民地。明显带有新占有的痕迹。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势力的衰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成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