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7-11 05:10: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有经济学家认为: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社会生产力提高,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精神文明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打破宗教束缚,实现男女平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19世纪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需要更多的熟练工人,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妇女逐渐进入工厂,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民众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于是出现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的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6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1年5月1日,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博览会展示了630吨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桥梁等大型模型。1853年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博览会,新大陆的主人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成就,附有安全装置的电梯首次亮相,赢得喝彩。1855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1862年的伦敦世博会,展出的是缝纫机、印刷机和火车等。1873年的维也纳博览会的幼力机献给了世界,首次展示了电动马达……
材料二?图9为19世纪世博会举办城市分布图(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城市举办的年份)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世界博览会展览的主要内容。(2分)
(2)举办世博会的目的之一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材料二中选两例说明之。(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国家在19世纪世博会举办中充当的角色。(6分)并说明其历史背景。(6分)
(4)据图9,简述19世纪世博会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特点。(8分)
(5)19世纪世界大宗物资的运输以水运为主,试说明欧洲水运发达的区位优势。(12分)
(6)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0分)
(7)运用实践及其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列举的世博会展示的新成果。(10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内容:展示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或者工业产品)。(2分)
(2)1876年费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1889年巴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6分)
(3)角色:开创者、主要举办者。(6分)
历史背景:英国率先推动和完成工业革命,欧洲工业国家众多;以英国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展海外贸易的需要;欧洲国际关系的缓和等。(6分)
(4)北半球中纬度(或北温带);(2分)大西洋两岸;(2分)沿河湖或沿海平原地带;(2分)欧美发达国家。(2分)
(5)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终年不冻;(3分)内河航运水系发达,人工运河众多,通透里程长;(3分)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稳,终年不冻;(3分)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商贸繁荣,运输量大。(3分)
(6)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2分)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2分)
作用:①汽压机、起重机等的出现,说明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2分)②蒸汽机、火车头、电动马达、铝制品和橡胶等的出现,说明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2分)③电梯、缝纫机等的出现,说明工业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2分)
(7)①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2分)②世界博览会展示的新成果,说明构成实践手段的工具和其他设备是客观的;(2分)③世界博览会展示的新成果,体现了改造自然的实践,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物质生活资料,进而说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3分)④世界博览会不断展示的新成果,体现了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说明了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3分)(说明:没有分析,直接写出实践的含义和三个基本特征,最多只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500年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
——摘自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村料二?游行队伍中有来自新南威尔士的骑兵……加拿大的轻骑兵……驻纳塔尔的皇家苏格兰龙骑兵卫队……比卡内尔的骆驼骑兵……北婆罗洲割取敌人首级做战利品的迪雅克人……香港的中国警察……马来人、僧伽罗人,以及来自尼日尔和黄金海岸的豪萨人……
——摘自《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材料三?挪罗齐在担任(印度)国大党主席时致辞说,从宪政改革走向代议制“这新的一课”,“我们是仅仅靠自由的英国文明之光在亚洲专制主义的黑暗中学到的”。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阅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崛起与哪些“制度性创新”有关?(2分)英国历史上是如何进行这些“制度性创新”的?(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发展的哪一历史阶段?推动英国走入这一历史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的崛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君主立宪制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大工厂制、灵活的经济制度;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之后经过1721年活尔波尔改革、1832年议会制改革使代议制日趋成熟;通过工业革命建立大工厂制;16世纪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建立东印度公司;19世纪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国策、对外推行“炮舰政策”等。(8分)
(2)“日不落帝国”阶段,决定性因素是工业革命。(2分)
(3)英国崛起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将亚、非、拉美等许多地区纳入世界市场,使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世界格局为之改变;英国的崛起也把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与制度带向了世界。(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5分)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关键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1750—1850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917—1937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推动1750—1850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因素。(6分)
材料三:?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2)根据材料三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8分)
材料四: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3)面对西方文明的压力,斯大林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材料四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6分)苏联的特色工业化道路开创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6分)
(2)信息1:由1793年这个事件背景可知,中、英两国外交目的不一样。(2分)
说明:英国所处资本主义阶段,目的是试图通过外交打开中国市场,而清政府仍奉行朝贡外交,说明闭关锁国。(2分)?
信息2:英国礼单有蒸汽机、棉纺机和先进的军事武器等,中国礼单主要以手工业和农产品为主。(2分)?说明:应该已进入工业文明阶段,而中国仍是农耕文明。(2分)?
(3)道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4分,答出从轻工业开始,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也可以。)
说明:17世纪初,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纺织业轻工业领域开始,1840年前后随着机器制造业建立完成。1870年前后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等重工业发展起来,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实现了工业化。(6分,看学生回答酌情给分。)
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1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二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进行描述,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回答即可。
(2)1793年英国使臣觐见中国皇帝,当时英国已经确立世界上殖民霸权国家,而中国依旧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朝贡贸易;另外从礼单内容不同说明中英两国所处的经济阶段的差别,根据我们所学得出答案。
(3)根据题干“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发展重工业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说明在当时恶劣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斯大林只能走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根据所学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
D.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A项与题意无关,B D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要求,C项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也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B D。
点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重要阶段: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