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4:52:32
1、判断题 (14分)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许多国家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并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1601年,英国通过了著名的伊丽莎白法,即“旧济贫法”,为失地农民创造了多种就业的方式。……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二战以后,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以吸纳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产业人才。……
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马克继《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材料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珠三角地区率先开放和建立经济特区,吸引了大批民工。广东省成为四川第一劳务输出大省,最高峰时曾达到500万,占到四川民工省外输出的80%以上。……同时,四川省内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及四川省内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吸收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据统计,四川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已由1990.年的12.3%上升到2003年的28.6%,其中大部分就业岗位即由农民进城人员取得。
——郭正模《近期四川向珠三角地区劳务输出的趋势、问题与对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图1指出英国政府对失地进城农民政策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一、二,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4分)
(3)结合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政策分别对英、日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3分)
(4)据材料归纳四川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当前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从惩罚无业者到提供就业机会并加以救济。
(2)英国主要通过暴力和强制方式,日本采取温和的政策引导;英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日本则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3)促进英国农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并在20世纪60年代末跃居世界第二位。
(4)原因: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第三产业的发展。(答出其中3点即可)
影响: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的社会压力;有利于农民致富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答出其中2点即可)大量农民工进城或返乡,也给交通和社会治安带来压力。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乘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他经常乘坐飞机外出旅游
C.他家安装了电灯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最早的飞机诞生在1903年,材料中的时间是19世纪末,故与史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段话说明
[? ]
A.蒸汽机发明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B.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C.工业革命对欧洲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起到重大作用
D.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发明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就是工业生产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这个变革是指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至
[? ]
A.地中海地区
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D.黑海周围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