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4:40:40
1、选择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福利制度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步骤比较合理”排除甲、乙,因为他们是从观点到证据;丙仅从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就得出福利国家的观点,材料不充分,论证不够严谨;丁从“英国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得出英困政府在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较为严谨,故选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建立“福利国家” 。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的后果之一便是引起了“商业革命”。下列现象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有①欧洲与亚、非、美洲之间的贸易发展起来②美洲所产玉米、烟草落户欧亚两洲③非洲所产咖啡成为欧美人们的饮料④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⑤东西方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商业革命是指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也指商贸中心的转移。生义,不假思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观点3分,理由5分。以上三种答案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3分)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4分)
(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0分)
评分标准:
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及影响。第(1)问是一个观点论证题,首先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观点可从标题“偶然与必然”得出。然后阐述理由,偶然性主要是从美洲大陆是其偶然发现,不是主观故意角度考虑;必然性主要是从他发现新大陆的背景,也就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去考虑。第(2)问中,第一小问问其角度,从欧洲人的角度出发分析;第二小问,设问主要是强调了两个文明或大陆,这是从平等的角度来看待这两个文明或大陆,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是合理的。第(3)问是一个短文写作题,但要注意实际上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已限制了范围。本题的关键是把这四个关键词重新排列下,如哥伦布——世界市场,可从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来理解。而另一组明清时期的中国——历史机遇,要注意与哥伦布代表的西方对比,联系当时中国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可以得出导致的后果。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的最恰当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直接参与了航海活动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扩张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源动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经济原因),这一观点其实也是说明这点。AB 不合史实,对材料的理解浮于表面,因此选D。
点评: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
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下列有关世界市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
D.是一种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世界市场由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市场,当前世界贸易体系和规则并不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竞争和发展,D项说法错误,A B 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D。
点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重要阶段: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