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7-11 04:31: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郭沫若与范文澜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但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当时,有些学者要中央宣传部决定谁对谁错,但中央认为,这是学术问题,要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实物,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迅速增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了控制人口的建议,但是,他的见解被错误地当成“新马尔萨斯”人口论,遭到批判。
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戏剧被斥为宣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勒令停演,1965年以前拍摄的电影几乎都被认为有问题而停止上映。
材料四《牧马人》、《老井》等优秀电影上映,影视艺术突飞猛进,传统剧目如《李慧娘》、《白蛇传》等重新登上戏剧舞台……?
请回答:
(1)结合“双百”方针的发展历程分析四段材料发生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贯彻“双百”方针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1956年,党中央正式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引起了文艺界、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材料二: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在贯彻中受到严重干扰,政治批判扩展到学术领域。材料三:“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恢复“双百”方针。
(2)材料一、四反映出当“双百”方针得以贯彻时,文艺界硕果累累、思想活跃,学术界不断创新。材料二、三反映出当“双百”方针受到破坏时,文艺界“百花凋零”,社会科学研究等也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作为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能够使中国文艺生机勃勃,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能够促进学术、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将中国的学术事业推上新的高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材料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和后来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正确性:①“双百”方针的提出不仅是中共领导文艺的基本方针,也是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②“双百”方针是党在20世纪50年代指导文艺工作和科研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③“双百”方针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使我国的科技、文艺领域显示出勃勃生机。
原因: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接连出现,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来批判,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被错误批判,严重妨碍了科学文化的正常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多年前那个时期,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言论
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C.在《宪法》范围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 范围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是?
①讴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 ②颂扬社会主义建设
③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 ④歌颂伟大领袖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背景,不包括
[?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部分知识分子受到压抑
D.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已不存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