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4:14:24
1、判断题 “创造出一个个诸如工厂、车间那样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集中在城市里,来搞生产、流通、交换、分配、消费;不仅远离自然,还要把大自然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包括森林、矿藏、木材、淡水,一直到整个自然的一切,乃至生物和动物,都作为我们征服的对象、战胜的对象,甚至是破坏和消灭的对象”。文中所指的文明类型是
[? ]
A、采集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文明
2、判断题 19世纪上半期,一位英国政论家这样说道:“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这段话主要表明?
[? ]
A.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B.通过经济的交流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C.此时的国际关系格局和谐稳定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逐步形成
3、判断题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4、判断题 16世纪从英国到印度最近的海上航路是
A.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印度
D.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