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7-11 03:50: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 ]
A.输出机器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拓展殖民地市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
图一 瓦特和蒸汽机
?
图二爱迪生和电灯
(1)上面两幅图都是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们体现了哪两个生产发展的时代?(4分)
(2)上图所示工具的推广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4分)
(3)图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与图一所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相比,在发明创造的人才素质、开展国家及部门等方面具有哪些显著优势?(6分)


参考答案:
(1)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2)蒸汽机的应用、火力发电都使煤炭成为重要能源,出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烟尘多、酸雨等污染问题。
(3)第一次发明者多为工匠,第二次发明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
第一次仅限于英国,后扩大到其他国家,第二次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
第一次从棉纺织业开始,第二次以重工业和电力工业为主要领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后,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是(?)
①里斯本?②塞维利亚?③安特卫普?④伦敦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中心由先前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①②③④均是大西洋沿岸的重要贸易中心城市,故而能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答案选A项。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用于流动的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有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有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机械设备等,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前期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地域隔阂的时代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届博览会的展品的特点。(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5分)


参考答案:(1)背景:①陆路交通不畅;②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落后;③地理知识贫乏(6分)
(2)条件:①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展;②流动资本和商业利润提供了充足资金;③行会瓦解和圈占农田确保了劳动力资源;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4分)
(3)特点:主要展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
(4)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5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材料中的“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表明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不正确,彼此不了解,再加上当时的交通不发达,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界的征服,所以才导致了各地之间的彼此隔绝的现象出现。
(2)第二问,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需要从政治前提、市场、资本、资源、劳动力、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早在17世纪上半期英国就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因此也拥有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3)第三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依据材料内容的时间来分析,然后再依据材料的相关内容来逐一分析归纳。材料中的1904年表明此时已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再结合材料内容“有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有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机械设备等”来分析即可。
(4)第四问,有关于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的问题,可以依据材料内容分析,也可以依据教材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的表述来分析归纳。有关于分析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所以依据这个原则来分析其影响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
A.从分散走向整体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