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7-11 03:31: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希腊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
A.亚历山大的征服?
B.妇女的长期斗争?
C.内部的战争?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罗马法》在确定人的行为能力是以划一的年龄还是根据具体人的智力发育程度作标准,是否要建立时效制度修正“权利胜于事实”的一般原则等等问题上,《罗马法》都是采取从实际出发的态度,这表明罗马法(   )
A.重理论轻实际
B.重实际而轻理论
C.裁判案例不注重程序
D.重实际而不仅专注理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罗马法》都是采取从实际出发的态度”的信息可知罗马法重实际,从“是否要建立时效制度修正“权利胜于事实”的一般原则等等问题上”的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法也注重理论,故D项正确;A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罗马王政时代第六王塞尔维乌斯统治时期(约公元前578年一前534年)实行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他废除罗马原有的三个氏族部落,即阿尔巴人的部族、萨宾人的部族和外邦人的部族,代之以按地域原则划分的4个城区部落和一些乡村部落。同时他对罗马自由居民进行财产普查,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产生数目不等的“森图里亚”(Centuria,又译“百人队”),森图里亚会议获得宣战、媾和、选举高级官员、制定法律和审判等职权。森图里亚会议由193个森图里亚组成,而第1等级产生98个,以至于多数时候未轮到后面的等级投票,事情就定下来了。虽然贵族依然保持特权,但平民和外来人中的有产者得以参加森图里亚会议和军队,获得一定的权益。
材料二?成为大国以后,罗马人的思想就极大地突破了早期城邦政治的局限。一方面继承希腊城邦政治思想中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必须突破城邦政治的狭隘的和静态的眼光,不分民族统一安排公共生活,建立协调大型国家中社会关系的政治与法律机制,并最终发展成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塞尔维乌斯在位期间的诸多改革措施为此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塞尔维乌斯改革的措施与雅典民主改革有何相同之处。(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塞尔维乌斯改革。(9分)


参考答案:
(1)按照地域划分居民代替血缘部落;(2分)按财产原则划分等级改组军队;(2分)赋予公民大会最高国家权力。(2分)
(2)罗马吸收大批外来移民为公民,扩大公民基础;(3分)罗马解决了城邦体制下的国家发展问题为此后罗马的强大奠定基础;(3分)未能根本上解决平民和贵族的矛盾。(3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他废除罗马原有的三个氏族部落,即阿尔巴人的部族、萨宾人的部族和外邦人的部族,代之以按地域原则划分的4个城区部落和一些乡村部落”可以得出按照地域划分居民代替血缘部落;依据材料“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5个等级”得出按财产原则划分等级改组军队;依据材料“各等级产生数目不等的“森图里亚”(Centuria,又译“百人队”),森图里亚会议获得宣战、媾和、选举高级官员、制定法律和审判等职权”可以得出赋予公民大会最高国家权力
(2)依据材料二可以得出塞尔维乌斯改革的积极意义为罗马吸收大批外来移民为公民,扩大公民基础;罗马解决了城邦体制下的国家发展问题为此后罗马的强大奠定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即未能根本上解决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中“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一中商鞅的观点,分析材料二中“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四的共同观点有哪些?材料四与材料一体现的法治思想又有何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中国现代史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并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法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的“法”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材料二中“法”的职能主要在于调节经济关系(商业和贸易关系)。评价:以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原因: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等内容,法律程序严谨;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体系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立法权应归人民;所立之法应维护众人权益;法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材料一的法治实质是君主专制统治;而材料四的法治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梁启超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人,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追求政治理想君主立宪制),实行维新变法。
(4)史实: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认识:古今中外均强调法治,但法的阶级实质不同;在今天的法制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善于借鉴中外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来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所规范的是不同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应从国情出发进行法治建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雅典的民主是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因此D说法是错误的;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罗马法的内容;由民主政治的原意来看,是人民成为统治阶级,强调的还是公民的广泛参与程度。因此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