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1 03:28:33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 1520 | 1600 | 1670 | 1700 | 17 50 | 1801 | 1851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5.25 | 8.25 | 13.5 | 17.0 | 21.0 | 27.5 | 51.0 |
参考答案:(1)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2分)社会问题:贫困现象严重;贫富悬殊;公共设施不完善;下层民众生活条件差等。(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2)DE段城镇人口增长缓慢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分)EF段城镇人口明显增长,主要是因为“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回答其中1点可得2分)
(3)英国:受经济活动的影响较大,如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等(举一例即可);中国: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较大,如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等。(举一例即可)(4分)
本题解析:(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地增加。但是城市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材料一中的文字资料可以看出,居住、卫生和贫富差距拉大等都是严重的问题。(2)D到E段城市化进展缓慢主要是文革的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EF段发展较快,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结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镇化等都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3)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革命等经济活动密不可分,中国的城市化则是多受政治运动和政策的影响。举例可以从左倾运动中选一个。
点评:城市化是社会史观考查的一个重点内容,西方城市化主要是从工业革命时期进行考察。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工厂制度确立,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大量的流向城市,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各种建设也带来了机遇。中国建国后城市化的进程则是和中国的政治运动和政策密不可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的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的对外扩张是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动力,所以答案选D,A B两项对其出现其推动作用, C项为其出现提供前提条件。
点评:高考对新航路的开辟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②新航路的开辟的条件;③新航路的开辟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关注迪亚斯,达伽马和麦哲伦三大航海家的探索;④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其中从多种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的开辟的成为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材料三:
材料四?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 | 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1947年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
1949年 |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 | …… |
1993年 |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
1995年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 |
参考答案:
(1)理由:葡、西最早支持开辟新航路。
条件:政治上,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确立;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2)背景: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避免沦为大国附庸;战后西欧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联系密切;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下降,需要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3分)
(3)小农经济开始瓦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或近代民族工业出现)(1分)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或交通工具的更新)(1分)
(4)变化: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2分)
(5)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占据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对策应该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及其评价。第(1)问,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先开辟新航路;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和进行工业革命,为其对外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第(2)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解答本问的关键是对图片信息的全面解读,图一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对中国小农经济的影响,图二反映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图三反映的是中国交通工具的更新,由此分析归纳即可。第(4)问,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记忆及知识迁移能力,解题时需要注意“二战后”“经济体系”,回顾已学知识可得出变化为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第(5)问,考查学生评价分析观点、整理归纳及联系实际的能力,材料主要体现了人们对全球化的不同看法,解题时需要注意全面客观第分析其理由,并指出中国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全球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对图文材料所蕴含信息理解准确的有
①为纪念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而建立?
②为庆贺第三国际在法国的建立,
③ 诞生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④ 钢架镂空结构是工业时代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第三国际1919年在苏联成立,所以②错误。1889年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当时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间也可以看出是工业革命时代。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早期殖民扩张和19世纪中期的殖民扩张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两者的目的不同
B.两者的方式不同
C.两者的范围不同
D.两者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和把握阶段特征的能力。早期的殖民扩张和19世纪的殖民扩张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上是不同的,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前属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革命后属于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拓展市场的需要,资产阶级实力的增强使扩张的范围扩大。总之,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了诸多方面的不同,是根本原因,A、B、C三项的表述是不同的表现。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