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11 03:19: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该谈话
[?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直接因素是是

[? ]


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


材料二 下面的几幅图片是建国初期的电影剧照






材料三 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的劳动,斗争与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在艺术形式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的相关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电影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有何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文艺创作方针?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历史背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渐展开需要进一步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影响:推动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方针的提出。
(2)创作背景:1956年党中央正式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艺术特色:内容大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欣欣向荣的生活及新人物、新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人物形象新颖,思想深刻,艺术精湛。
(3)强调学术思想的自由和艺术创作的自由。启示:只要遵循“双百”方针,坚持创作自由,提倡艺术民主,文艺创作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 ]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艺术问题与学术问题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