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人权宣言》》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一)

时间:2017-07-11 02:56: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D.议会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2、选择题  儒家经典最早的官方标准读本是唐太宗令人核实校订的
A.《四书章句集注》
B.《朱子节要》
C.《五经正义》
D.《通鉴纲目》



3、判断题  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法国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这是因为它?
[? ]
A、从根本上废除了君主制?
B、首次阐述天赋人权思想?
C、确立了人权和法治原则?
D、阐明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4、判断题  下图这幅纹章一般被视为法国的国家标志。其中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束棒——古罗马高级执法官象征权威的权标,在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与之联系最为直接的政治文献是?

[? ]
A.《人权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1791年宪法?
D.《权利法案》



5、判断题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对针对这份宣言,1791年女作家奥普兰·德·古日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女人和男人的自然权利,这些权利是:
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尤其是反抗压迫权。
第三条:国家的主权的本原,实质上存在于由女人和男人联合而成的国民。任何团体和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价1789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