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3-06 00:03: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 ]
A.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
D.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苏联领导人在任的先后顺序该是
①斯大林②勃列日涅夫③戈尔巴乔夫④赫鲁晓夫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雄,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导,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另一个苏联文件报导,约有1 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1929—1932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国找不到工作。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一20%。危机发生以后,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材料二?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材料三?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承认苏联,“事情的真相是,承认是得到了渴求俄国市场的企业界人士广泛赞颂的,罗斯福的决策仅仅是使美国的行动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相一致而已”。?
——莫里森:《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1)经济危机造成了大量技术人才失业,使西方国家面临严重的商品和资金市场短缺的问题,对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主要成就是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历史影响: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改善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


本题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由材料一提供的相关数据,经济危机造成了大量技术人才失业,使西方国家面临严重的商品和资金市场短缺的问题,对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及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是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其历史影响: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改善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权宜政策” 是指什么?(1分)“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1分)为“后退一步”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必须退却”的原因是什么?(2分)他所采取的行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 (1分)这种调整有何作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整(或退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参考答案:(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危机(1分);
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1分)
(2)原因:1929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失灵。(2分)
深远影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分)
(3)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4)启示:经济模式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任答1点,共1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所制定各项措施中最能反映各阶层民众普遍愿望的是
A.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B.颁布《土地法令》
C.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D.建立红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