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三民主义》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3-05 23:54: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 ]
A.平均地权?
B.奖励实业?
C.保护工商?
D.土地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晚年在思想理论上的新发展及其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1)新发展:由旧民主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分)历史意义: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有力的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4分)
(2)共同点: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核心都是实事求是。(4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4分)
(3)理论创新指导时代向前发展,时代发展推动新的理论创新。(4分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文字来源《致苏俄遗书》中可知“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是指孙中山确立了“联俄”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新三民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其重大历史意义是: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有力的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2)从材料二、三的文字内容中不难发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实事求是是其共同的理论精髓,结合所学可直接写出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影响,即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即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背景和作用,可以直接得出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关系是:理论创新指导时代向前发展,时代发展推动新的理论创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同点
①思想源泉都来自于西方?②都包含改造社会的内容?③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④都反对封建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