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三)

时间:2017-03-05 23:31: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材料的观点站在民族统一的角度认识了东欧剧变: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东欧剧变,东德与西德统一,以此为据,得到观点是“不能一概否定”,说明材料观点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故选C。
点评: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进行客观的评价。东欧剧变虽然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重大挫折,但它也有许多积极的影响,如实现了某些民族的统一,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积累了经验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日益提高 
D.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是(?)
A.俄罗斯走出低谷
B.中国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
D.日本、西欧的崛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俄罗斯走出低谷、 B.中国的崛起、D.日本、西欧的崛起都属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表现而非根源,引起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决定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地位。
点评: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向,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原因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前苏联国家的政治经济还存在治乱兴衰的不少未定因素;美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变化之中;德国、日本两国的外交战略还需要较长的调整;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变化。上述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处在较大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时间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局面,由此决定了新世界格局的形成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战”后初期,西欧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主要原因是(?)
A.对抗苏联的需要
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C.国力衰退,国际地位下降
D.恢复经济的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国力衰退,不得不依附美国发展经济,同时抵抗来自苏联的威胁。故选C。AD项是欧洲国力衰退带来的结果。B项并非主要原因。
点评:二战后传统的势力范围欧洲衰落,面对强大的苏联无力自保,同时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美国的实力经过战争急剧发展,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三 的黄金储备,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军事力量,美国也想着拉拢欧洲增强对抗苏联的力量。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和利益需要使得美欧走在了一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应该表现为美苏两国和两个阵营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对峙,而1955年华约的建立,就意味着上述条件基本都具备了,所以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建立作为标志。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