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3-05 22:45: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是指赫鲁晓夫?(?)
A.打破了对斯大林的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最终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却反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A.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说法符合史实,但与题干无关;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说法错误。故此题选C项
点评:对赫鲁晓夫改革要正确的评价:①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扭转了苏联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甚至排挤农业的做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度使苏联农业有了显著好转。在工业方面,1953—1963年苏联工业获得快速增长。②改革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
A.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B.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俄国十月革命后对农业的调整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余粮收集制到实行固定粮食税再到农业集体化,题干阐述应是新经济政策,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轻工业上
B.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C.综合国力未得到增强
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错在“轻工业”,排除。C、D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斯大林体制的认识。从材料的内容可知,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因为达到了将苏联“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的目标。A、B、项不合题意,从材料“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可以看出明显说的是斯大林模式。D项材料不能体现。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在下列哪几个省
A.广东、海南
B.广东、广西
C.广东、福建
D.广东、浙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深圳、珠海、汕头在广东省,厦门在福建省。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