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3-05 22:41: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
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安定了国民生活。”这表明?(?)
A.“新政”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新政”完全采用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方式,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同
C.“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
D.“新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一次调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民主巨星”中“民主”应与“专政”相对,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保留了民主传统;“安定了国民生活”是指新政通过社会政策尝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确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由此可知“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故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根据所学判断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
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
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是在于开创了
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因此二者
都强调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故C项正确;A项从属于C 项,排除;BD两项与二者最突出的特点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 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 1/4。持续几年的危机使失业工人受尽饥寒之苦。据当时记载,在许多城市的周围,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栖身之所。
?——昊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廉价卖车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反映的问题是否相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工人的这些状况必然会引发什么问题?当时的胡佛政府是如何解决的?效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相同。经济危机爆发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2)阶级矛盾激化。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非但没有解决经济危机,反而使危机进一步恶化。
(3)经济危机具体说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而造成的,政府应该干预资本主义生产,结束无政府状态,同时还应尽可能扩大市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1913
1920
1925
1929
1929
1933
1938
汽车产量
39万辆
223万辆
427万辆
536万辆
193万辆
249万辆
?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以图表形式提供美国汽车产量在1933年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表格提供的信息看,从1929—1933年,美国汽车的生产量锐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与当时的经济大危机相关。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大量工人和农民失业,他们的收入大量减少,对汽车的消费能力急剧下降,直接导致了美国汽车产量下降,B项不符合事实;C项中政府的干预也是在汽车生产能力过剩、消费能力下降的背景下出台的; D项中“价格上涨”错误,实际上当时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汽车价格大大降低。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