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明治维新》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3-05 22:33: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国家或地区遭到日本侵略的先后顺序是
①琉球?②朝鲜?③台湾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于18972年侵占琉球,1876年侵略朝鲜,1874年侵略台湾。故排除ABC项,正确选项为D项。
考点:日本对外扩张
点评: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日本统治集团精心炮制了对外侵略扩张的蓝图——“大陆政策”,它确定了日本侵略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东北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同时结合日本侵略扩张的具体史实说明日本的侵略野心蓄谋已久。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日本在明治政府时期对待世界文明的态度表现为( ?)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②翻译西方著作
③许多政府官员提出“脱亚入欧”④生活习俗的西化
A.①②④
B.②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文明开化”的表现,①②③④都表明日本积极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倡导“文明开化”。
点评:2009年高考福建文科综合卷选考题就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美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时代》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素。?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简述日本学习西方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主动学习西方;学习的领域广;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方面学习。
?(2)经济:国家大力扶持国营和私营企业。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
(3)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国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农民反幕府斗争兴起
C.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D.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12分)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8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传统:天皇制度(专制主义),武士道精神。(4分)
消化: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产阶级文明;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前3点即可得6分)
特点:学习西方不照搬,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借鉴。(2分)
(2)不同: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时,西方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中
国维新变法时,西方处于帝国主义阶段,正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险恶。(4分)
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向西方学习,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4分)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分);封建统治危机;民族危机加剧(2分)。


本题解析:
(1)从日本明治维新对传统的保留入手,回忆日本保留的天皇制度和武士道精神等内容解答第一问。联系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措施回答第二问。从日本学习西方的特点——立足国情,有选择地学习等方面回答“特点”。
(2)从两国变法的时间入手,从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末的国际环境角度回答第一问。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和经验这一角度回答第二问。
(3)结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背景分析回答。政治方面,两国都面临封建统治的危机,都遭到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经济方面,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有所发展。
点评: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比较简表:
?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迫切需要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2)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在幕藩体制下,大名还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到幕末时,大名、将军,武士因财政状况恶化而由封建社会的支柱转变为反幕府的力量,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群众基础领导力量
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
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仅仅是一些知识分子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改革的进程
明治维新是在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的政权后发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执行了符合国情的政策,强制推行,大刀阔斧改革。
戊戌变法前没有经历政权的变动,变法者不仅手中无实权,无兵权、无财权而且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环境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各大国皆忙于自己的事务,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
(2)列强列强集中侵略中国,中国等亚洲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
(1)帝国主义时期;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