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22:29:07
1、判断题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其基本内涵是
A.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B.人不能违背天意,“天”与“人”是感应的
C.人与自然相互制约,平分秋色
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无法调和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故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6分)?人类历史上形成过很多惯例。对惯例的坚守与扬弃,激荡着人类智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编者注:这是古老习俗——“同态复仇”)。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形成体现了惯例的遵从与打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十二铜表法》“遵从”和“打破”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二:安妮女王时情况发生变化了,议会把内阁置于自己控制下,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竞选成为下院议员。这样,政府成员必须同时是议会议员。安妮逐步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保持一致,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她在1708年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如果说在光荣革命之初,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尚不明确;那么到18世纪中叶,国王的权力已经消退了,立法权已高出行政权,将行政权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钱乘旦《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王的权力”逐步“消退”的历史过程。(9分)并概括这一历史过程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遵从了以往罗马习惯法惯例,保留了某些原始、落后的习俗与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2分)打破了贵族垄断立法权、任意曲解法律的惯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并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成文法的新惯例。(2分)
(2)过程:1689年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君权,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法律基础;安妮女王时,议会把内阁置于自己控制之下;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1721年,沃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后又形成内阁与下院相互牵制的惯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逐渐完善,国王逐渐“统而不治”。(任写4点9分)
特点:遵从先例、惯例;渐进、和平改良。(任写一点得3分)
本题解析:第(1)问,“遵从”主要体现在“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编者注:这是古老习俗——“同态复仇”)”表明《十二铜表法》保留了某些原始、落后的习俗;“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减半”可知,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利益;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打破”主要体现在,打破了贵族垄断立法权、任意曲解法律的惯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并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成文法的新惯例;第(2)问,本题回答的要点应突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过程两个大要点。具体来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君权,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法律基础;根据材料当中“安妮女王时情况发生变化了,议会把内阁置于自己控制下”可知,妮女王时,议会把内阁置于自己控制之下;联系史实可知,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1721年,沃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之后形成内阁与下院相互牵制的惯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逐渐完善。从这一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传统的影响以及英国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了民主制度。
特点:遵从先例、惯例;渐进、和平改良。
点评: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要特别注意其特点和建立的意义。1.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保留了国王的君主制度,享有最高待遇,但实权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2)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3)国王是国家元首,但“临朝不理政”,权力有限,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2.意义:(1)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使英国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3)构建了君主立宪式代议制民主框架,对欧美各国有巨大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 ]
A.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
C.罗马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