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3-05 22:28: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1979年5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80的美国老人带着20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计划。这位81岁老人就是哈默。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材料二?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家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到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众共和国: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
1983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直到198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还属于某个工作单位,由单位的司机驾驶;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2007年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他解释说,“淡”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
——俞可平《雷默的“淡色中国观”》
(1)根据材料一,概述哈默在中俄两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2分)
(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美两国经济体制的调整。(7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种“淡色”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实施改革开放。(2分)
(2)原因:政府投资的国营企业;生产经营权独立自主;采用市场经济的原则。
调整:美国由自由放任到政府干预;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分)
(3)美国的“淡色”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局部调整,不会导致变为社会主义;
中国的“淡色”实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手段等。(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可以看出当时苏俄当时已经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投资设厂,这是在苏俄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从材料“ 1979年5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80的美国老人带着20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计划。”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这是在中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可以看出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独特之处。从上一问答案和材料“1983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美 91eXaM.org两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是指美国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局部调整,不会导致变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淡色”实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手段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有关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国民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两种政策的实行都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
D.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A.是在革命武装占领冬宫后发表的
B.其主要内容是决定苏俄政府退出一战
C.宣告人民委员会成立
D.正式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发布时正值起义军攻打冬宫,A项错误;决定苏俄政府退出一战是同德奥集团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B项错误;人民委员会是在此文献发表后成立的,C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四月提纲》提出? (? )
A.把大型企业收归国有
B.推翻沙皇专制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D.立即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列宁在《四月提纲》提出要实现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但主旨要用和平的方式来实现这一转变,七月流血事件发生后才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实现这种转变,所以答案选C,A与题意无关, B 发生在二月革命时期,D项发生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为我国经济改革提供的历史教训是
A.冲破传统观念束缚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未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D.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