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三)

时间:2017-03-05 22:20: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 ]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882年,上海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止”。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引入人们对电灯的看法考查相关主干知识。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的信息,故可排除A;电灯的出现不能说明洋务运动的成功,因为洋务运动的结局是失败的,故可排除B;由“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可知上海市民一直反对使用近代科技的说法显然错误,故可排除D。材料表明,近代中国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C。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的标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主要的成就有汽车、电影、电报、电话等,这些成果随着列强的侵略也逐渐的传入中国,带动了中国的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促进17世纪末18世纪初世界市场粗具规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新航路开辟和“商业革命”
B.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
D.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A是开始形成;B是形成的方式途径;D是政策推动的作用;C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