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次世界大战》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3-05 21:43: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A.德国军队主力遭到重创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反攻
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战役之后东线也进入相持阵地战,故D项正确;A项“主力遭到重创”说法错误;B项“反攻”说法错误;C项“被突破”说法错误。
考点:一战的过程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①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更不利于德国。②协约国均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主要是在战争主动性方面占优势,作战中主要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③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2)影响:①这一变化使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②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一战时期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
①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②美国与协约国集团存在着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③俄国二月革命后继续进行战争 ④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战争与和平】(10分)
材料一?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六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
——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4分)
材料二?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这一百年中世界并不太平,各种暴力冲突和战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文明,在这一百年中,世界上爆发了250场国际的和园内的新战争。大约1亿人直接死于由政府支持的、由军事单位组织的集体暴力,……今天,如果新的世界大战再度爆发,人类将可能再也无法从战争的摧残中恢复。
——闾小波《一战启示:世界和平依然任重道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用人类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来形容这一百年的历史毫不为过”。(6分)


参考答案:
(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一战。(2分)
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2分)
(2)20世纪前半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20世纪后半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不断升级;冷战后,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民族冲突、宗教矛盾所导致的战争频发。(6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可见作者是支持政府参加一战,因为战争可以维护民族利益,“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说明了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准确理解的能力,解题时抓住“最动荡的时期”“形容这一百年的历史”,据此可知解答时用一战以来的一百年的历史来分析归纳即可,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题,二是结合美苏争霸分析,三是结合冷战后的冲突分析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关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看法很多,下列哪一点看法缺乏足够的依据
[? ]
A、敌对阵营的力量处于明显的优势
B、美国作为强大的经济实体一直站在德国的对立面
C、战争开始时候的军事战略决策是错误的
D、德国没有征服世界的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保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贪婪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 1897.12
材料二?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一些知识分子呼吁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国家,联合对付外敌的侵略和殖民压迫。由于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地位处于上升阶段的俄国身上,从而为沙皇政府宣扬和利用泛斯拉夫主义创造了条件……1867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首届斯拉夫人代表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会议上俄罗斯的学者和政客们大谈“没有俄国,斯拉夫民族不会得救。”,“俄语是斯拉夫统一的手段和基础”。
——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奥结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的激烈争夺。
(2)一战前夕,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得出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力图夺取更多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夺取地区乃至世界霸权,再结合所学知识,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的激烈争夺,而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推动两国靠拢。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 “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地位处于上升阶段的俄国身上”可以得出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 奥、俄在巴尔干的争夺激烈;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