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21:42:51
1、选择题 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德川幕府的腐朽统治
B.自然资源缺乏
C.新的经济因素尚未出现
D.西方列强的入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材料二福泽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对日本近代的发展作出贡献,但其弱肉强食的“脱亚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最直接的是将日本国民的精神“移向西洋的文明”,对日本来说,所谓的“唇齿相依,邻国相助”已无意义。只有“禽兽相斗相食”的生存对于日本这个岛国才有意义。为此,福泽要求日本必须加入“食者”行列,与“西洋的文明国”共觅“良饵”,成为“亚洲东陲一新的西洋国”及“支配东亚的‘大英’帝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那些内容?
(2)结合材料一、二,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运动?
参考答案:
(1)内容:第一、废除封建领主制,承认土地私有。(2分)第二、文明开化,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社会习俗。(2分)第三、殖产兴业,大力促进工业化(2分)
(2)评价: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逐渐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国家的富强,但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膨胀也给亚洲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3分)
本题解析:
本题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切入点,属于高考的热点问题,第(1)问要求回答材料一反映的内容,并非明治维新的全部内容,第(2)问,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要指出明治维新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它的问题所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和中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别,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从l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越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在多数情况下,现代化都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回答:
(1)中日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你如何理解两国改革“都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而且“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参考答案:
(1 )都面临着内忧外患。外部:西方列强的侵略,主权开始失去。内部:封建主义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2)二者都是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始的。但日本的明治维新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且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全盘西化的政策。而中国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用来维护的是封建统治。所以一成一败。
本题解析:关键是对比中日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80年代后,日本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政府的扶植
②政府“模范工厂”的影响
③追求利润
④广阔海外市场的刺激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8分)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871年 | ①日本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并重金聘请欧美教授在大学任教 |
1872年 | ②日本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 |
1873年 | ③日本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
1881年 | ④内务省发布《劝农局处务条例》,提出“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
1883年 | ⑤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了豪华的“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室,成为推广欧式生活的场所 |
1889年 | ⑥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
参考答案:(1)序号:①⑤(2分);特点:学习领域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与教育。(2分)
(2)经济:国家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扶植私人企业。(2分)
政治:天皇依据宪法总揽大权,确立了近代天皇制的政治体制。(2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破除旧政治体制,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大日本帝国宪法》及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第(1)问 “文明开化”是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西化的措施,因此,有①⑤;从材料可知,明治维新涉及教育、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学习领域广之特点。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的相关举措即可。经济:国家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扶植私人企业。政治:天皇依据宪法总揽大权,确立了近代天皇制的政治体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