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新思想的萌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3-02 09:39: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抵抗外侮实现民族独立离不开民族的觉醒,中国近代一思想家有感于此率先大声疾呼:“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该思想家可能是指(  )
A.魏源
B.李鸿章
C.严复
D.陈独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该思想家认为抵抗外侮需要培养“因其所长而用之”的“风气”,然后才能具备“因其所长而制之”的“智慧”,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可知其要变革传统政治制度,从题干中“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难以摆脱封建羁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康有为托古改制的特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孔子思想主张的很多内容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甚至到了西方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跨入工业化大门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强调:“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思想观念突破了这一内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突破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且主张变革国家的政治体制。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的言论
B.抵抗派的言论
C.维新派的言论
D.革命派的言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此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人中国
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
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