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09:24:36
1、判断题 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 是
[? ]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2、判断题 17--18世纪英国、荷兰、法国之间进行的战争
①本质上都是商业战争 ②目的是争夺殖民地 ③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较量 ④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3、判断题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要求两位美国大学生介绍西方科技的最新进展,这两位大学生不应当选择的话题是
A.总统候选人利用留声机竞选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旅行
C.市政广场进行了亮化工程
D.战地记者可用电报传递通讯
4、判断题 早期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十分艰苦,由于船小,淡水和食物经常短缺,没有食物吃、没有水喝成为探险路上的普遍现象,但航海家们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们奋勇向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信念”是
A.一定要把基督教传播到东方
B.将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东方
C.一定可以找到黄金和白银
D.找到一块富饶而且没有封建束缚的地方
5、判断题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以下问答
材料一 《全球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中说:“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簇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材料二 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担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大国的崛起》
材料三?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 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 世纪 80 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 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 18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导致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成为大国和降为二流国家的原因。
(3)概括玉米在 200 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4)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