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3-02 09:21: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马克思曾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这里,马克思强调的是
A.世界历史因打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而出现
B.生产方式的交往促成了世界历史的形成
C.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因世界各地的交往而形成的
D.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各地交往的历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较大,要从材料信息作为突破口。据材料信息:“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彻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消失得也就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选?C。A“出现”与材料不符合。材料“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强调的是“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是世界的联系紧密,排除B和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人类历史上有两个重要而关键的事件:首先是农业革命,它让人类从狩猎时代过渡到耕种时代,并且定居下来建造家庭、学校,发展了文明;其次是工业革命,它使成千上万的人离开家庭和农场,进入城市和工厂。其中第二场革命的最深刻影响是
A.推动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B.解放了妇女,欧洲家庭职能发生重要变化
C.削弱了宗教的权威,个人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D.以时间和金钱为标志的文化逐渐发展,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该年12月1日起,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人口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航海条例》
材料二: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与英国、比利时、德国等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世界市场。
材料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1)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的矛头指向谁?这一条例所反映的思想与全球化趋势是否相符?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判断理由。(5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完整内涵,并指出这对世界市场的作用。(6分)
(3)20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以来所确立的经济交流基本准则遭到了一系列的破坏,请结合史实予以说明其被破坏的原因。(9分)
(4)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重建世界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有何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荷兰。(2分)不相符(1分)因为英国的《航海条例》体现了其贸易保护主义的要求,阻碍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2分)
(2)内涵: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关税平等、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进行侵略、掠夺。(4分)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成熟(2分)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关系恶化,原有的准则不起作用;(2分)
1929-1933年经济危机(2分)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打起了经济战,这使原有的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3分)
十月革命后两种社会制度展开竞争与对抗,这影响了两种制度国家间的正常交往。(2分)
(4)措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里体系”,并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4分)
意义:它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2分)


本题解析:第(1)小问中的第一问依据材料中“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和所学知识可知,《航海条例》的颁布主要针对“海上马车夫”荷兰;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这一思想与全球化趋势不相符,其理由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第(2)小问中的第一问依据材料“关税平等”、“自由贸易原则”、“《南京条约》”、“协定关税”可知,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两个方面总结概括得出即可;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对世界市场的作用。第(3)小问解题的关键在于:首先,“20世纪上半期”是判断答题的重要时间;其次,结合史实,结合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两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分析这些重大事件对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破坏。第(4)小问中的第一问解题的关键在于:首先,“二战后初期”是判断答题的重要时间;其次,结合史实,结合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从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在于它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点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高考考查的主要集中在:(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高考命题主要考查运用新史观,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是还原历史真相、客观评价历史;(2)高考重视对运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看待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问题的考查,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客观评价历史,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客观积极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证明,世界金融中心对世界金融乃至经济、政治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变化莫测的当今世界金融形势,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商业资本主义时代,(荷兰)阿姆斯特丹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但严格说来它还不是国际金融中心,因为还不存在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
——摘自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二 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在1816年至1870年间形成。当时实行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和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机构的中心支点”,伦敦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材料四 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代表参加的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
——据《当代世界史》
材料五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与材料一所说的“商业资本主义时代”对应的是手工工场时代还是工厂制时代?为什么在这一时代里,荷兰阿姆斯特丹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一战”后,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向纽约转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五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时代:手工工场时代。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有地域(区位)优势;荷兰商人抓住机遇发展造船业,并迅速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中,成为“海上马车夫”。
(2)原因:英镑地位大为提高,与黄金一起成为国际货币;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是初步形成的世界市场的中心和支付中心;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3)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一战后美国经济继续发展;②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4)背景:①二战即将结束;②美国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③美国在二战中实力大增,在世界范围内,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影响:①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②美国取得了操纵国际金融的霸权地位。(对此体系有所肯定亦可)
(5)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因素: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以澳门—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贸易而论……从澳门运往果阿,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1580—1590年从澳门运往果阿的生丝为3000担,价值白银24万两,利润达36万两……从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
材料三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包世臣《安吴四种》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小题1:材料一中的“丝一银贸易”反映了世界经济什么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4分)
小题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小题3: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据材料四概括入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状况: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2分
小题1:变化: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2分
说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
小题1:努力: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WTO。……2分
影响:入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市场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相关内容。
小题1: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小题1:考查学生理解史料及比较能力,考查学生中国经济形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小题1:考查学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加入WTO的双重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