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09:20:18
1、判断题 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
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西游记》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两者都处于东西方封建社会走向腐朽、衰落的时期,都要求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B 不对,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等思想家的主张;C不对,这符合《十日谈》;D不对,这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一般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解题时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由于比较型选择题的考核要求的特质,决定了选择项的陈述往往是课文中没有出现过的,这要求考生正确运用历史理论如共性和个性、特殊与普遍等原理等进行分析判断。解题时要找准比较点,结合史实分析,排除干扰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斯大林在《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中写道,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德意志的宗教矛盾较为突出?
②德意志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③路德教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
④路德教已经成为德意志的国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宗教改革。材料中体现的是德国人民对路德的支持和对天主教会的痛恨。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宗教矛盾比较突出,由群众的呼声及口号可知,此次宗教改革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由此可知①②正确;路德教仅仅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并没有抨击封建制度,③错误;④无法体现。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9分)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11分)
(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参考答案:
(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9分)
(2)经济方面:生产力极大提高(2分,答工业革命1分);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主义诞生;开创无产资级革命新时代(答对1点2分,2点3分);文化方面: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发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兴起(答对1点2分,2点3分);社会方面: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答对1点2分);生态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分)
(3)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赞成②主要是“西方腾飞”。
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它东方国家。
赞成③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依然故我。
(6分,观点1分,理由5分)
本题解析:(1)回归教材,首先要明确三次变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然后归纳西方人文精神的三次大发展的历史意义即可。(2)阅读材料及所学分析问题,千万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必须材料、课本双管齐下,并结合时代大背景作答即可,要注意,从多角度作答,用“五位一体”思维法。(3)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一般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马丁·路德主张一切宗教仪式从简,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商沟通。这种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B.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天主教从此在欧洲退出了社会舞台
D.欧洲宗教界从此出现了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宗教观点不属于马丁·路德提出的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B.简化宗教仪式
C.建立民主教会
D.驱逐天主教会势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区别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