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3-02 09:14: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 ]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判断题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 ]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3、判断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 ]
A.马车?
B.轮船?
C.火车? 
D.自行车



4、判断题  2008年9月24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编号为2008—24《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纪念邮票。其中第2枚邮票是“沙漠绿洲”(见下图),图案是宁夏沙坡头风景区,方格草网和绿树相映,成为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背景是兰新铁路上疾驰的列车。现在,沙坡头植被覆盖率已达43%,16万公顷被沙漠吞噬的土地变成了绿洲,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环境保护区500佳”,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图中从沙坡头景区穿过的包兰铁路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建成的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判断题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中国最早传人有线电报的地区是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的技术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