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凡尔赛体系的构建》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3-02 09:05: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的矛盾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丑条约》内容: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
……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顾维钧(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的滔滔雄辩,在巴黎和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五强控制的和会最终决定由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享有的权益……
材料三 外部是一个两极世界,内部实现了高度统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中国内政和中国外交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外交格局的变动相当清晰地显示了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对国家利益的估算及其外交指导思想的发展;同时,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和国内问题的认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外关系和国内政治之间的互动。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
材料四 新时期……面对国际上的大风大浪,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沉着应对,成功地塑造了爱好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社会主义国家风范。在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中以及多边外交方面,贯彻了中国外交理论原则。
——裴远颖《新时期中国外交实践的新发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为什么顾维钧的“滔滔雄辩”依然改变不了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外部是一个两极世界,内部实现了高度统一”?中国外交表现出什么“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四体现的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20世纪的中国外交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并概括出影响中国20世纪外交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1919年,上海某商店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亡羊补牢,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 ]
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4、判断题  巴黎和会上,英国与法国、美国矛盾的根源是
[? ]
A.法美联合抗击英
B.在处置战败国问题上英国有自己的主张
C.英国的“均势”政策与法美外交政策矛盾
D.英国极力维护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地位



5、判断题  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在发刊词中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了强权”,这一论点反映了当时中国部分知识分子:

[? ]


A.支持北洋政府参加一战
B.对收回国家权益抱有幻想
C.认清了一战的本质?
D.以俄为师、向往苏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