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三)

时间:2017-03-02 08:49: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主要原因在于秦与西周的
A.国力差异
B.制度差异
C.观念差异
D.时代差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弱,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不会出现材料中现象;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权至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故其动员能力提高。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地方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它包含两对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⑤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采用排除法。关键信息:《关于文革博物馆》。从选项特征来看,②为必选,只须分析①③④⑤。文革的教训是要发展与完善民主与法制,而①②③⑤都是属于发展与完善民主与法制,而④的提出初衷是为了统一台湾,维护国家的统一。故A正确。
考点: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政治建设与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美国记者托马斯*L*弗雷德曼在2000年12月15日的《时代》周刊上发表短评说:“美国的强大的真正力量,来自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们设计,并由蠢才们运作的体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具体表现。   
(3)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指出“天才们”设计了哪些制度?试述这些法律和制度体系如何促使美国的强大?


参考答案:(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6分)
(2)表现: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吏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每点2分,共6分)
(3)制度: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度(任意2点,每点1分,共2分)
作用:三权分立制度,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联邦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点2分,共4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相”在秦代表现为“丞相是百官之首,事无不总”,也就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机构;“群相”指的是唐代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兼相”指的是明代丞相制度废除后,由内阁兼理宰相职权,但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对“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和“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理解。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体现在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体现在公民通过抽签方式参政以及提供津贴保证参政等。
第(3)问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制度”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以比较容易答出;第二小问,可转化成“这些法律和制度”对美国强大所产生的作用是什么?这一问要和第一小问结合起来解答,即联邦制协调中央和地方关系,保证稳定;共和制保证民主和平等;三权分立制度避免独裁,维护民主等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唐朝、明朝的制度?、丞相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黄金时代;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历代措施中,不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有
A.秦朝全面实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宋朝用分权办法加强地方控制
D.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央集权”即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B、C都加强了中央集权;D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由于政务繁忙,设立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加强了君主专制并非中央集权。故选D。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三省六部制度确立于
A.秦朝
B.汉朝
C.隋唐
D.元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三省六部制度确立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度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能提高行政效率,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但是,三省六部制度的本质却是皇帝加强皇权、分割相权的一个产物,所以既要看到三省六部制度的优点,更要看到三省六部制度的本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91eXaM.org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