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08:34:38
1、判断题 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指出:“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方的衰落。(10分)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和力量……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斯塔夫里阿诺夫(美)《全球通史》
问题:
(1)导致“欧洲体系的崩溃”的“这场大战”是指什么战争?(2分)
(2)简要概述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裂变和重组的历程。(8分)
参考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
(2)历程: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2分)经过一战,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国世界霸权受到美国挑战;(2分)二战结束后,欧洲传统优势风光不再,雅尔塔体制构成新的国际格局,形成美苏两极格局;(2分)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冷战,20世纪80、90年代之交,以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为标志,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世界格局进入到一个新的转型时期。(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2分)“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精彩”与“无奈”并存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出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在经济上的哪些意图?(4分)为此,美国对欧洲采取了什么重要的经济举措?(1分)
材料二?雅尔塔体制既是大国对战后世界所做的安排,是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如美苏势力范围划分)、政治体制(如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体制(WB、IMF、GATT)的总称,那么,我们据此得出的结论就应该是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即使苏联解体了,雅尔塔体制仍然在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秩序。
(据杨和平《雅尔塔体制瓦解质疑》)
(2)雅尔塔体制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2分)近年我国学术界对雅尔塔体制主要有“已经瓦解”、“依然存在”两种观点,你倾向于哪一种?试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5分)
材料三
(3)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试从图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0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经济意图:防止欧洲经济崩溃引发美国经济衰退;(2分)实现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过渡,推动对外经济扩张。(2分)
经济举措:实施马歇尔计划。(1分)
(2)形成条件:“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2分)“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抗衡美国的政治军事大国。(2分)
观点及理由:可分三种情况作答。
观点(1分)
理由(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
雅尔塔体制应包含战后世界政治地图、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国主导欧亚政治格局的态势;联合国安理会依然按照“大国一致”原则运转;战后世界三大经济支柱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依然按照原有机制规范世界经济生活(或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没有改变关贸总协定时期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旧有格局)。
雅尔塔体制已经瓦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力量的兴起发展,使得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美国绕开联合国,借助北约发动局部战争,使联合国面临挑战;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
雅尔塔体制部分瓦解(或存在)
雅尔塔体制应包含战后世界政治地图、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政治地图已经改变;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仍然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
(3)
主题
关键词
阐释
1分
每个1分,共3分
每点2分,共6分
示例:
主题:二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航天飞机、互联网。
简要阐释: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航天飞机代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深入的发展,使二战后的世界呈现出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将战时的特殊需求转变为可持续的和平经济发展的需求”反映出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在经济上的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欧洲采取的经济举措:实施马歇尔计划。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制形成的条件: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抗衡美国的政治军事大国。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3)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主题:二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关键词:计算机、航天飞机、互联网。简要阐释: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航天飞机代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深入的发展,使二战后的世界呈现出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苏联“八一九”事件反映的主要矛盾是
A.苏联的民族矛盾
B.苏共党内矛盾
C.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D.苏联各阶级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对苏联解体的认识。A、B、C、D四项所述的四种矛盾都存在,但主要矛盾是D项“苏联各阶级的矛盾”,因为自这之后,苏联的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