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3-02 08:34: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指出:“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
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政治、军事均势状态下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西方的衰落。(10分)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和力量……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斯塔夫里阿诺夫(美)《全球通史》
问题:
(1)导致“欧洲体系的崩溃”的“这场大战”是指什么战争?(2分)
(2)简要概述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裂变和重组的历程。(8分)


参考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
(2)历程: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2分)经过一战,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国世界霸权受到美国挑战;(2分)二战结束后,欧洲传统优势风光不再,雅尔塔体制构成新的国际格局,形成美苏两极格局;(2分)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东西方冷战,20世纪80、90年代之交,以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为标志,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世界格局进入到一个新的转型时期。(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2分)“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精彩”与“无奈”并存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出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在经济上的哪些意图?(4分)为此,美国对欧洲采取了什么重要的经济举措?(1分)
材料二?雅尔塔体制既是大国对战后世界所做的安排,是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如美苏势力范围划分)、政治体制(如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体制(WB、IMF、GATT)的总称,那么,我们据此得出的结论就应该是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即使苏联解体了,雅尔塔体制仍然在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秩序。
(据杨和平《雅尔塔体制瓦解质疑》)
(2)雅尔塔体制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2分)近年我国学术界对雅尔塔体制主要有“已经瓦解”、“依然存在”两种观点,你倾向于哪一种?试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5分)
材料三

(3)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试从图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0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经济意图:防止欧洲经济崩溃引发美国经济衰退;(2分)实现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过渡,推动对外经济扩张。(2分)
经济举措:实施马歇尔计划。(1分)
(2)形成条件:“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2分)“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抗衡美国的政治军事大国。(2分)
观点及理由:可分三种情况作答。
观点(1分)
理由(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
雅尔塔体制应包含战后世界政治地图、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国主导欧亚政治格局的态势;联合国安理会依然按照“大国一致”原则运转;战后世界三大经济支柱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依然按照原有机制规范世界经济生活(或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没有改变关贸总协定时期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旧有格局)。
雅尔塔体制已经瓦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力量的兴起发展,使得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美国绕开联合国,借助北约发动局部战争,使联合国面临挑战;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
雅尔塔体制部分瓦解(或存在)
雅尔塔体制应包含战后世界政治地图、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政治地图已经改变;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仍然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
(3)
主题
关键词
阐释
1分
每个1分,共3分
每点2分,共6分
示例:
主题:二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航天飞机、互联网。
简要阐释: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航天飞机代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深入的发展,使二战后的世界呈现出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将战时的特殊需求转变为可持续的和平经济发展的需求”反映出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在经济上的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欧洲采取的经济举措:实施马歇尔计划。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制形成的条件: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抗衡美国的政治军事大国。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3)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主题:二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关键词:计算机、航天飞机、互联网。简要阐释: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航天飞机代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深入的发展,使二战后的世界呈现出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苏联“八一九”事件反映的主要矛盾是
A.苏联的民族矛盾
B.苏共党内矛盾
C.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
D.苏联各阶级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对苏联解体的认识。A、B、C、D四项所述的四种矛盾都存在,但主要矛盾是D项“苏联各阶级的矛盾”,因为自这之后,苏联的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